close

健康的理財結構中,我們提到金字塔的地基有三大塊:現金,保險保障及退休養老金。

退休養老金除了政府提供的保障外(台灣為勞保,香港為強基金),保險其實也有提供生存險的保障,這個未來再談。

在這篇文章我想先介紹醫療險。

但在介紹醫療險之前,先認識一下保險吧!

 

保險的好處在於以小錢解決大錢問題

沒有人希望自己發生意外,或是遇到什麼災難。但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所以提前規劃,未來也許可以幫助家人渡過困難的時期。

就拿友邦人壽(AIA)的"幸福安康終身醫療健康保險"為例,一名25歲的女性,年繳14100元(TWD)便可以享有每日住院上限1000元+出院療養每日250元+住院前後門診250元+急診1000元+緊急醫療運送2000元+住院手術5000元+重大疾病1萬元的保險金

相當於他每個月只要支付1175元,也就是每天省下40元,就可以享有這些保障了!

聽起來不錯吧?

所以接下來我將提醒一下,買醫療險時需要注意的幾點項目:

1. 市面上有些醫療保障計劃會限制可選用的醫生或醫護機構

公立醫療體制提供便宜的醫療服務,但是在醫療模式、等候時間方面會有較多限制;當然,如果病人想有更多選擇和自主權,可以選用私營醫療服務,但就要付出較高的醫療費用。

2. 不保項目

醫療保險是保障投保人的醫療開支,主要分為門診計劃、住院計劃和住院現金津貼計劃。無論投保人買的是哪一類計劃,保單都會清楚寫明保障範圍和不保事項,除非另有註明,否則,一般醫療保單都不會保障牙科或口部的外科治療、美容或整形手術,以及因懷孕、流產、分娩而引起的治療及手術等等,而這些項目都會清楚刊列於保單的「不保項目」內。「投保前已存在的疾病」豁免條款是大部分醫療及住院保單中常見的不保項目,意思是:保單不會保障投保人於保單生效前已經出現、存在或出現病狀或病徵的傷患和疾病。醫療保險之原意為保障受保人於保單生效後出現的傷病。由於先天性疾病或異常於出生時已存在,所以屬於保單生效前出現的狀況,通常列為醫療保險的不受保項目。

另外就是如果是在戰爭地區受傷住院,那也是不保的

3. 住院的定義

住院的定義在不同的保障計畫中可能會不同,通常至少要住院6小時,但也有規定要18小時才算的。有些會要求病房和膳食費用的收據當證明。

4. 墊底費

不一定每個醫療計畫都會有墊底費,墊底費其實就是只自己負擔的部分。例如保單上的墊底費註明為400元,則小新(投保人)動了一個手術花費1000元,其中400元就是小新要自己負擔的,剩下的600保險公司才會幫忙付。

 5. 門診保障及門診手術費索償

大部分的醫療計畫不包含門診保障,而門診手術費也不一定會包括在內。因為通常門診和門診手術比較不嚴重,一般人可以都負擔得起,所以保險公司就不一定會保了。

6. 等候期

等候期指於保單生效後某一段時間內(通常是30天,但最長可到一年)發病而引起的醫療開支,將不獲保障。若因意外受傷而引起的醫療費用則不受等候期的限制。

7. 索償限制

一般保單都會訂明投保人提出索償的期限,投保人必須在指定的時間內填妥索償申請表,連同所有收據、醫生報告和有關證明文件,提交保險公司處理索償。一般規定是在出院30天內遞交保險索償的申請,如果過了索償日期,保險公司可以不受理。

現時許多門診醫療保單除了包括基本的門診開支之外,亦包括專科診療、物理治療或X光化驗的費用。但請留意:按保單規定,接受專科診治,必須先取到普通科醫生的轉介,證明有此需要;而物理治療或各項化驗項目,亦須由普通科或專科醫生診斷後建議進行。因此,受保人申請索償此等項目的開支時,應將有效的轉介信連同收據等文件,一併繳交保險公司處理。如果沒有轉介信,保險公司則不能以專科診療論而作賠償,只會視之為普通門診。

8. 地域限制

有些計畫可能不保被保險人在北美地區的醫療費用,大陸內的保險公司也是通常不保障被保險人在國外的醫療。所以在投保時這個也要注意。

 

說了那麼多要注意的地方,來說些醫療保險的紅利吧!

香港有些計畫會有無索償獎金/折扣,或者在台灣有增值保險金的獎勵

如果在保單有效三年,四年,五年,甚至十年內都沒有提出索賠,保險公司會在保費上給些折扣,或是同樣的保費但提高保險的金額。這是保險公司為了獎勵健康的被保險人所設計出來的一種優惠手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se 的頭像
    rose

    Invest your life

    ro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