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貼自雅虎香港財經專欄   20/06/2013

 

香港的大學生其理財知識有限,有信用卡公司早前公佈了有關大學生理財知識的調查,發現大多數大學生的理財觀念並不正確,例如在儲蓄、消費和投資的決定上,往往是沒有任何概念。有的同學表示需要儲蓄,但除了積穀防飢之外,卻說不出儲蓄的目的;有的同學表示需要投資,但除了獲取回報之外,卻說不出投資的目的;有的同學表示入不敷支,但除了表示花費太多,卻說不出入不敷支的原因。

 

這些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的理財觀念並不清晰。當然財富是越多越好,但理財並不是單單的儲蓄或是投資而已,因為一個人可以用「苦行僧」的形式過活,在省吃儉用之下,自然可以儲下不少財富。但為甚麼要儲蓄卻說不出所以來,不時我們可從新聞報導中得知,一些老人在世時生活拮据,但過世後卻被發現其實是隱形富豪,生前節儉只是換來庸碌的人生,死後剩下的財富若果可以用來濟世還好,假如給後人胡亂花掉更是不值。大學生對儲蓄的概念不比這些隱形富豪優勝,積穀防飢無異是需要,但積穀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儲蓄要在一個合理水平,但不少大學生卻是以為儲蓄應是越多越好。

在投資上大學生同樣顯示了理財觀上的不清晰,投資是將目前的消費押後,從而期望未來的消費可以增加。換言之,投資是目前和將來消費的取捨,可是不少大學生認為投資就是等於在金融市場短期買賣,結果有的大學生將本應用作學習費用的政府獎助學金,用來在金融市場炒賣,結果不少人因此負債累累。

理財應該是首先定下一個目標,再通過管理金錢來達成這個財務目標。在硬知識的層面上,理財有其一定的法則和原理,但這些道理卻不是可放諸四海的硬科學,與其說理財是一種知識,不如說理財是一種生活態度和概念,因為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所以理財也應包含個人的元素在內。(筆者為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se 的頭像
    rose

    Invest your life

    ro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