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東協成員國:

汶萊、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寮國、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

人口:6.18 億人

 

內需有撐,經濟波動幅度較小

1. 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問題動盪時期,東協依舊享有穩定的經濟成長,而中國和印度在這方面表現也相當類似。

asean

2. 東協五國內的 4.6 億人國內穩定消費(或整個東協超過 6 億人),以及對於基礎建設的迫切需求,都是當地需求有支撐的重要因素。

asean2  

 

強勁區內貿易

東協國家內部日益增加的貿易有助於減少對美國和歐洲的出口依賴。 與新興市場經濟體,如中國,更頻繁地往來也有助於支撐東協國家的出口表現。

 asean3  

 

宏觀經濟基本面仍然穩健

東協國家,特別是泰國、印尼及菲律賓三國,宏觀經濟基本面仍然穩健。即使當地面對貨幣壓力的挑戰,但外債和政府債務均普遍偏低,而且金融體系的資本和資金雄厚。

東協在2015年以前,將創造出一個單一整合性市場。這意味著貿易壁壘的削除,以及大量基礎建設投資,有著龐大的投資商機。

 

遭拋售後機會處處

今年6月,泰國、印尼和菲律賓(「東協三國」)股市出現顯著拋售。其中,東協三國的銀行股更是重災區,而非消費必需品和公用事業股所受的影響則普遍較輕。

投資者「迴避風險」,與憂慮美國「縮減」量化寬鬆規模不無關係。由於市場規模相對較小,因此東協三國在先前因游資流入而大幅受惠,亦可預見資金流逆轉之時市況將迅速下調。近日市況疲弱,顯然是因投資者迴避風險而獲利了結,而非宏觀經濟受到壓抑的跡象。因此最近拋售的現象其實提供了很好的投資機會,並不令人憂慮。

 

焦點國家: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

2013第一季全球整體經濟消息令人失望。在拉美核心國家當中,巴西及墨西哥的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都減慢,歸咎於中國需求放緩及商品價格回落,打擊消費開支及企業盈利。亞洲大多數國家的第一季度經濟增長放緩,當中印尼、馬來西亞、台灣及泰國的數字都轉弱。相反,受到金融服務業所支持,新加坡經濟出乎意料擴張。在政府開支帶動下,菲律賓的國內消費暢旺,刺激經濟增長,錄得自 2011 年以來最快增長(7.8%),超越中國和印度。菲律賓第一季營建支出增加33.7%,政府支出增加13.2%,私人消費增加5.1%,工業方面(包含製造業和營建業)成長10.9%,服務業(約占菲國GDP一半)上升7%,農業成長3.3%。

另外,菲律賓在2011年已超越印度,成為全球最大外包客服中心。再加上菲律賓人口結構非常年輕,有一半人口在23.1歲以下,15-64歲的人口超過6成,龐大年輕人口不只利於勞動市場,也刺激消費。

唯須注意菲律賓失業率達7%,遠高於馬來西亞、越南等鄰近國家。且全菲有1/3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

在東南亞市場中,馬來西亞的波動幅度最小,而外資資金也持續流入馬來西亞股市。大馬交易所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過去兩個月為大馬股市注入1.25億美元(約9.7億港元)。三星資產管理預測,大馬股市未來12個月有15%上升空間,並有望維持全球大型股市中最低波動率。

 

PS: 這篇文章我是整理JP摩根資產管理、遠見雜誌第319期、富達基金公司提供的報告和相關新聞而來的。由於東協有10個國家,因此在這篇概況之後我會再自己寫幾篇分別去探討東協裡面單一國家的文章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se 的頭像
    rose

    Invest your life

    ros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